发表时间:2025-07-23 00:00:00
凌晨三点,一条匿名的私信在校园心理援助平台闪烁:“老师,我撑不住了”。初三女生林小雨(化名)蜷缩在被子里,中考的压力像沉重大山压在胸口,呼吸困难却又不敢惊动隔壁父母——她怕昂贵的咨询费成为压垮这个普通家庭的稻草。
林小雨的困境并非孤例。深夜无人知晓的角落,无数年轻灵魂在心理困境中挣扎,却止步于费用门槛之外。当情绪求助在昂贵的价码前黯然退缩,青春便背负着本不该有的沉重价签。
是的,免费心理咨询不是施舍。它是青少年本该拥有的基本权利,如同阳光、空气与纯净水源。
然而通往免费援助的道路却被重重迷雾阻隔。一句“太贵了,算了”让多少叹息消散在唇边。家长普遍的认知误区更是雪上加霜:“心理问题?孩子就是娇气!”将情绪困顿粗暴等同于意志软弱;或是忧心忡忡:“免费服务靠谱吗?隐私谁来保障?”;更有甚者直接将求助行为污名化为“丢人现眼”。这些误解筑成高墙,将急需帮助的孩子隔绝在外。
但社会正开始行动:
如何让免费的援助真正触达年轻的心灵?
当补习班每节课标价数百而家长甘之如饴时,专业的心理支持却因费用门槛被拦腰截断。一个健全的社会不该让求救的手因价格标签缩回袖中。 青春不该在价值衡量中踌躇不前。为青少年建立免费、便捷、有尊严的心理援助体系,是对未来最务实的投资。
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知道:当你内心风雨飘摇,总有一片绿洲为你免费敞开,永远等待你的停靠。不论前路多少崎岖,总有人愿意为你的心灵撑起一方无雨的天空——这份支撑,值得你坦然接受,也值得我们共同构建。
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:400-967-8920 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:400-659-1888 全国希望24小时心理热线:400-161-9995(接通后按“1”)